“我原来在家种地、带孩子,没什么收入,现在从事护理工作,每月工资稳定在5000元左右,家庭条件得到逐步改善,真的挺知足的……”2年前,滦南县倴城镇耿庄村村民张茹凤经过县里组织的免费护理技能培训,成了一名专业护理师,谈及就业后的变化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滦南是人口资源大县,但在劳动力输送上存在学历低、技能不强等问题,制约了劳动力的就业。为提升劳动力就业水平,推进高质量就业,该县不断加大投入,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、开发就业岗位,打造劳务品牌等举措,走出一条“培训+输出+品牌+保障”的劳动力输出模式,为更多人创造了就业机会。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6950人,转移农村劳动力达6006人。
该县把技能培训和业务培训作为稳就业的重要抓手,建立了完备的培训体系,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。以县职教中心、实训基地以及13家社会培训机构为依托,形成完备的人力资源培养+输出体系。面向农村劳动力、失业人员、退役军人等开设天车工、叉车工、电工等13个专业进行免费技能培训,每年培训5000多人;依靠滦南职教中心平台,投资300多万元对电气安装实训室、电子安装实训室、车工实训室、焊工实训室等进行升级改造,并按照企业需求定向培养,每年培养近2000名蓝领工人,就业率达100%;发挥本县奶业、畜禽、果蔬、水产等农业优势,依托休闲农业、认养农业等新产业链,培育新型职业农民,目前,已有2000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。同时,与曹妃甸、天津、北京等多家企业签订培训协议,通过“订单培训”“热门培训”“提升培训”源源不断为本地企业和京津冀地区输送实用型人才。
该县把紧盯社会需求,用心做好就业服务,作为稳就业的另一重要抓手,有效提升了劳动力就业水平。2022年面对华西北钢、荣程钢铁两座钢厂4000多名工人转岗的巨大压力,提前谋划,对每一名工人特长进行摸底,积极做好转岗服务,先后组织专场招聘会20余场,转岗职工全部得到合理安置;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,去年开发设置大学生临时公益性岗位人员212人,就业见习岗603个,安置在23个县直单位及17个镇街从事辅助办公,力争新毕业大学生全部就业;对原国有、大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,采取企业吸纳和灵活就业两种方式进行就业援助,2022年以来就业援助的下岗失业人员230人,其中企业吸纳177人,灵活就业53人;对退役军人落实“阳光安置”政策,符合政策的退役军人100%安置在机关、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,2022年安置兵龄12年以上退役士官52人,事业编招录大学生退役士兵5名,公安辅警招录退役军人60名;对贫困家庭子女、贫困劳动力按照“企业吸纳一批、自主就业解决一批、扶贫专岗安置一批”模式,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561人进行就业帮扶;认真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,今年举办线下招聘会3场,提供就业岗位310余个,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03人。
唱响“冀东奔城新人”劳务输出品牌,打造就业增长点。突出职业教育优势,优先发展机电技术应用、电气技术应用、汽车运用与维修等热门专业,实施订单培养,在与中国水务、长城汽车、华纤科技等44家企业合作基础上,与更多大型国企、央企对接合作,构建遍布京、津、唐、曹的就业网络,打造高质量规模就业品牌。同时,打通国际化发展通道,作为创始会员加入“德国手工业行会HWK双元制联盟”,申请加入“河北省中韩根基产业校际联盟会”,与德国梅赛德斯-奔驰汽车有限公司(北京)签订校企合作协议,面向职校在校学生,落实“双证”制度,为企业输送大量技能型人才。着眼“一老一小”民生服务需求,打造“滦南家政”服务品牌,组织开展家政服务、医疗照护、养老护理、育婴、保育、美容、美发等方面培训,聘请省市资深教师进行培训教学,协调专业机构完成资格认定,加强与京津等地区劳动部门的联系,开拓京津、曹妃甸等地劳务市场,实现近万人从事家政服务工作。